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MIT科学家首次发现一种生物机制能控制DNA分子扭结
来源:中科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发布者:张小圈   日期:2018-05-10  

MIT科学家首次发现一种生物机制能控制DNA分子扭结,其证明同一个DNA分子上的扭结,可以从静止转变为移动状态。该成果将能提高基因测序技术的精确性。

DNA作为经典的多聚长链分子,和自然界一切又长又细的物品一样, 具有自我成结的“特性”。这种DNA扭结也存在于活细胞中,但细胞也自带特异性的拓扑酶可以“解开”这种打结。而MIT团队此次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可解开细胞外DNA的扭结。

该研究领导者、MIT化学家帕特里克·多伊勒及其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高分子扭结的物理学研究。DNA在显微镜下比较容易观察,本身特性使其容易打结,于是成了他们的重要研究对象。此次,团队借助特别的DNA分子伸展技术,以及对DNA扭结进行成像观察,首次发现了一种生物机制,其能决定DNA扭结在核酸链上的移动或静止状态。


帕特里克·多伊勒表示,高分子物理学家们曾推测这些扭结可以固定住,却没有好的模型系统来验证这一点。而这一次,他们证明了同一个DNA分子上的扭结,可以从静止转变为移动状态。一旦改变环境,扭结就停下来;同理,也可以让静止的扭结重新动起来。

这一发现提供了解开DNA扭结的希望,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们提高基因测序技术的精确性,还能促进DNA扭结的形成,减慢DNA分子通过测序系统时的速度,从而提升测序技术的能力。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科学家德米特里提·马卡洛夫表示,这项实验首次证明了DNA扭结就像日常中的绳结一样,可以在张力下被固定。同时,该实验为研究分子水平的摩擦力提供了重要启发,而此前人们一直仍对该现象缺乏足够了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