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CII-8BIT |
|
项目类型: |
TG |
成果名称: |
生物曝气滤池处理生活污水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
|
成果单位: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
检索用关键词: |
生物曝气 滤池 处理 生活污水 资源化利用 技术 |
|
专利状况: |
1 |
|
专利申请号: |
|
|
应用行业: |
E, G |
|
技术领域: |
8 |
|
技术产品用途介绍: |
占地面积少,基建投资省。该工艺集生化反应和过滤于一体,处理装置结构紧凑,无需二次沉淀池,同时,由于生物膜的高数量和高活性使其可在较短的停本生物曝气滤池集生物处理和过滤两种功能于一体,出水水质优良,是一种高效的新型生物反应器,极适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生物曝气滤池中采用新型粒状填料,装有曝气系统以提供足够的氧气,当废水在垂直方向上通过填料层时,填料上附着生长的生物膜利用水中的溶解氧对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以及填料对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过滤截留共同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 和其它技术工艺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⑴处理能力强。细小的填料颗粒提供了巨大的比表面积,使滤池单位体积内保持较高生物量,而且填料上的生物膜较薄,活性较高,使得该工艺具有高水力负荷和高容积负荷。可有效去除COD、BOD、SS和NH4+—N等,具有多种净化功能。 ⑵抗冲击能力强。在正常负荷2-3倍的短期冲击负荷下运行,其出水水质变化很小。耐低温,受气候影响小,一旦挂膜成功,可在6-10℃水温下运行,并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 ⑶出水水质高。出水经消毒处理后,其水质可达到国家建设部颁布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 25.1-89),直接回用。 ⑷易挂膜,启动快。生物曝气滤池在水温10-15℃时,2-3周即可完成挂膜过程。在暂时不使用的情况下可关闭运行,滤料表面的生物膜不会很快死亡,一旦通水曝气,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非常适合一些水量变化大地区的污水处理。 留时间内对污水进行快速净化,因而占地面积小,仅为常规处理方法的30~35%左右,节省基建投资。 ⑹结构模块化。生物曝气滤池采用模块化结构,运行管理方便,便于维护和进行后期的改扩建。与其他传统工艺组合使用,可使一些过去的老厂进行技术改造,避免资源浪费。
|
|
产品性能: |
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停留时间2~4h,在进水COD平均值为513±49.5 mg/L时,对COD的去除率平均为92.5±1.61%,出水COD浓度平均为33.0±5.63 mg/L,出水SS浓度低于10mg/L,消毒后总大肠菌群小于3个/L。出水可回用于绿化。 |
|
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
生物曝气滤池的处理规模为500~20,000m3/d,造价为1,500-2,500元/ m3废水,运行成本为0.60元/ m3废水(电价以0.5元/kWh)。 <br> |
|
成果权属: |
1 |
|
项目来源: |
1 |
|
转化方式: |
3, 5 |
|
成果状态: |
5, |
|
成果单位详细信息: |
查看成果单位详细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