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CII-8BIT |
|
项目类型: |
ZH |
成果名称: |
转果聚糖合成酶基因抗旱草坪草 |
|
成果单位: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
检索用关键词: |
转果聚糖合成酶基因抗旱草坪草 |
|
专利状况: |
1 |
|
专利申请号: |
|
|
应用行业: |
B, E |
|
技术领域: |
2 |
|
技术产品用途介绍: |
随着全球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强,自然生态系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的干扰,全球和区域环境日益恶化,并成为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发展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以西北内陆腹地为中心的干旱区域,因地域辽阔、生境严酷,正处于进一步荒漠化“加速侵蚀”的过程中,已被诸多专家认定为“生态危机”地带。降水量不足、蒸发量大、干旱、多风是造成大面积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因素。正是因为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人工植物群落建植之后,并不能很好地改善环境,甚至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在干旱气候的胁迫下导致死亡。因此如何选育出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都适应干旱地区生长的植物成为了在无灌溉途径下遏止沙漠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北方地区的城市大多出现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也同样面临着选育出抗旱节水的树种、草种来进行城市风景林的建设。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北京春雨林业技术研究所共同开展了将具有抗旱功能的果聚糖合成酶基因导入草地早熟禾从而获得抗旱草地早熟禾的研究。此课题自2001年9月开题,于2003年9月结题。现已将果聚糖合成酶基因成功地导入 KENTURKEY BLUE 草坪草中,经实验室 Southern检测证明了此基因已经导入,并已经过田间实验证明该草种的抗旱性,节水量提高30%以上。现已小批量得到了该抗旱草种的种质资源,从而具备了生产经营条件。 该成果获得了发明专利。发明专利名称:一种建立草地早熟禾基因转化体系的方法。法律状态:已经公开且进入实质审查程序。公开日:2004年1月28日。转基因抗旱草坪草,因转入果聚糖合成酶抗旱基因,植物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旱性状,节水量提高30%以上。目前已具备了产业化条件。
|
|
产品性能: |
城市绿化、环境保护 |
|
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
|
|
成果权属: |
1 |
|
项目来源: |
6 |
|
转化方式: |
1, 3, 5 |
|
成果状态: |
|
|
成果单位详细信息: |
查看成果单位详细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