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CII-8BIT |
|
项目类型: |
ZH |
成果名称: |
银离子无机抗菌粉体 |
|
成果单位: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
检索用关键词: |
银离子无机抗菌粉体 |
|
专利状况: |
2 |
|
专利申请号: |
|
|
应用行业: |
C, G |
|
技术领域: |
3 |
|
技术产品用途介绍: |
抗菌材料可分为有机、无机金属离子型和半导体光催化型三大类。有机抗菌材料因耐热性差、持久性不足等问题,应用局限性大;光催化类抗菌材料发展迅速,但需进一步解决其紫外光依赖性、光利用率等问题,尚处于产业化应用初期;金属离子型抗菌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光谱抗菌性、安全性、耐光性和化学稳定性,持续抗菌时间长,是目前抗菌市场的主流产品。 银离子因抗菌能力突出、安全性最高,是设计离子型抗菌材料的首选。但如何避免银离子变色、控制其溶出速度、提高分散性和耐候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已经成为当前的社会热点之一,如何将抗菌材料纳米化,尤其纳米功能化正在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技术特点: 通过层状材料的设计以及纳米组元的调控技术,成功地解决了银离子的变色和纳米功能化等问题。 工艺特点:(1)采用常压合成层状载体,工艺的安全性、稳定性大大提高,反应周期缩短;(2)银的交换率(利用率)提高,制备成本降低;(3)粉体的粒度在2μm以下,其中抗菌组分尺度在30nm以下,达到了颗粒分散技术与纳米效应的有效组合。 产品特点:(1)抗菌能力优异:0.125%的工业产品,5分钟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9.99%,99.99%和98.20%;(2)无毒性:对两种性别的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LD50均大于10000mg/kg.bw;(3)热、化学稳定性好;(4)耐光、耐侯性优异,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不存在变色等问题。
|
|
产品性能: |
将抗菌材料纳米化,尤其纳米功能化 |
|
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
|
|
成果权属: |
9 |
|
项目来源: |
1 |
|
转化方式: |
3, 5 |
|
成果状态: |
|
|
成果单位详细信息: |
查看成果单位详细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