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联合研究院新药研发平台成为全国十大综合性大平台之一
来源: 天津广播电视台滨海广播   发布者:张荐辕   日期:2015-04-03  
坐落在滨海新区的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集合了本市生物医药领域的优势力量。近日,由它牵头承担的重大专项课题——“系列化、国际化的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新药研发综合性大平台建设”正式通过验收,成为全国10个综合性大平台之一。 一家上海的生物医药企业,正在做一类新药研发,整个公司,除了美国团队负责技术以外,在国内只有一个人。公司所有的实验全都是外包给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的综合性平台来做。包括临床前的药学、动物实验等等。联合研究院药物分析测试平台技术总监李安平介绍说: 李安平:当时我们是承接了他的药学,就是分析部分,这个项目在我们这里做了两年,临床前的从分析,从研发,所有的都在我们这进行。我们给他设计方案进行试验,实验以后写报告,写申报资料,去年这个品种报道国家申报中心,天津组织考核,我们是一次性通过。今年4月份,这个项目要专家审核。如果通过审评,就能进入临床实验了。 类似服务外包,医药类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平台等都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获得。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新药研发大平台集合了本市生物医药领域的优势力量,包括4个核心技术平台和7个支撑技术平台,涵盖药物早期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中试生产等各个环节单元。依托这一平台,科研人员可以全心投入研发,不需要愁经费、设备、成果转化等事。无论是入驻的企业,还是院外科研院所,都可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享受新药创制、研发一直到临床的“一条龙”的专业服务。这对于风险高、投入高的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能够节省很大一笔成本。李平说: 李平:新药研发的用到了相关的一些分析,相关的一些仪器,分析的一些工作,我们是把他整合在这个平台上,有专业的团队来运作,形成专业的技术平台,凡是相关要研发的团队的话,只关注自己核心的技术问题,把分析的一些相关的外围的工作,交给我们平台来做,实际上是国家建的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它实际上服务的对象是面向整个社会。把成本就分摊了。 作为国家级A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联合研究院提出并实践了“政府搭台,市场机制;国有资产,企业运营;不设围墙,开放联合;国际认证,互利共赢”的“滨海模式”。研究院不仅为孵化企业提供了研发、经营场地和办公方面的共享设施,还为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融资、市场推广、项目课题申报等方面的服务,扶持和鼓励创业企业发展。截至目前,这里已经聚集了148个生物医药科技型中小企业,302个大项目、好项目。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夏秋雨说: 夏秋雨:首先是给它提供更好的实验和创业的条件,从药物的早期发现,到最后上市过程中一共11个平台,基本能够支撑他走完这么一个长周期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第二个就是政策扶持,一个是科委有一个生物人才专项,会给他一定的支持,有50万到100万的启动资金,我们还跟一些产业部门合作,我们这里面孵化的一些企业,在孵化过程中以及他成功,他就有转化的产业化的需求,那么向医药集团这样的产业集团,他们可以提前介入,和这些孵化企业,小企业进行对接,他们给予更大的扶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