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亚洲生物医药已从纯生产模式转型试验和研发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发布者:张荐辕   日期:2015-04-15  
4月13日当西方企业开始在其他国家争夺资源,作为研发药品、工具和技术的发源地——亚洲在30年以前已发展崛起。当下亚洲生物医药已从纯生产模式转型为试验和研发。亚洲各国医药企业和政府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推进对创新的需求。亚洲以外的企业注意到了这一点,因为其正在寻找增长超过美国、欧洲或日本等传统市场的新兴市场。 “企业新一代的发展重心将放在亚洲、中东、非洲和其他等人口众多和医疗开支增长的国家和地区。”BurrillLLC公司CEOG.StevenBurrill预测道。这一重心将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大规模外汇交易,因为亚洲企业将利用其不断壮大的经济实力和崛起的市场,更多地选择在其国内以私募或公募的方式实现融资。 资本雄厚市场活跃 中国大陆是亚洲生物制药的“领头羊”,其研发支出、企业数以及就业数均超越亚洲其他国家。其专利数正在奋起直追,IPO融资总额也以微小差距领先日本居首。尽管在2014年初金融新规出台前,中国监管机构冻结IPO长达15个月,在众多亚洲国家中,中国的生物制药资本市场依然是较为活跃的。一旦三生制药如预期的在2015年第二季度完成价值4~5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项目,中国的IPO很可能拉大领先地位。 专利遥遥领先 日本的专利数在亚洲属首位,这体现了其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对研发的热衷。但其在IPO融资方面略逊于中国,由9家企业集资26.36亿美元。日本的研发支出排名第2,企业数为553家。在众多企业中,日本本土企业Sosei在2月以4亿美元收购HeptaresTherapeutics公司,一家专注于新的靶向治疗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发企业。 疫苗可获得性高 生产可获得性高的疫苗是印度生物制药的一大亮点。2015年3月,NarendraModi总理宣布巴拉特生物技术公司开始了印度第一个自主研发的轮状病毒疫苗Rotavac的生产。该疫苗旨在对抗轮状病毒,该病毒造成印度每年8万人死亡,是儿童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印度的研发支出在亚洲排名第4,专利数排名第5,企业数超过400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