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制造业发展报告: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中国皮书网   发布者:亦云   日期:2015-07-20  
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 2014年,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具体表现为:企业间并购异常活跃;中外合作不断深入;国产一类新药获得批准。但仍存在问题: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产研严重脱节,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低;现行医保政策以及本土药企的销售策略不利于生物药物的推广等问题。应加快完善支持政策,培育行业内领军企业;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沟通交流,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完善医保政策,扭转本土企业的营销观念,促进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成果转化 生物制药 产业扩张 作者简介 方鹏飞,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生物产业。 近年来,生物技术和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各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对生物产业做出战略决策部署,以顺应形势发展、把握时代脉搏、占据新兴产业制高点。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生物产业列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重点培育和扶持。2012年6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再次提出要加快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生物产业的诸多分支中,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备受瞩目。作为当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化学制药工艺相结合的产物,生物药物拥有药理活性高、营养价值高、毒副作用小等化学药物无法企及的优势,生物制药产业也凭借着其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创新性强等特点成为主要发达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被誉为医药领域中新的“蓝海”“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 一 产业概况 (一)产业概念 生物制药是指综合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药学、生物信息学、计算化学、组合化学、纳米等科研成果,以基因工程、抗体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生产的生物活体为主要原料,制造出的用于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技术药物。生物制药是生物学、医学、药学、化学等学科跨界融合的产物,具有高科技、高创新、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低污染等特点。 生物药物主要包括治疗性蛋白、单克隆抗体药物、分子诊断试剂、新型疫苗等。目前,生物药物在肿瘤治疗、激素缺乏治疗、分子诊断、预防性疫苗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治疗领域,生物药物已经与传统化学药物展开了直接、全面的竞争。 (二)产业链条 生物制药产业链条可以划分为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药物制造以及药物销售四个环节。其中,药物发现与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两个环节核心与基础,决定了药物的功效和技术、产业的前进方向。因此,这两个环节历来是生物制药产业链中资金投入最为密集的部分。在生物制药产业的参与者中,大型制药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以及在分销渠道方面的优势,可以实现对产业链的全程参与。 除大型制药企业外,各研究机构、生物技术公司与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也是生物制药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研究机构和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技术领域,广泛参与药物发现与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两个环节中。CRO直译为合同研究组织,主要为制药企业提供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又称协议研究组织。作为生物制药产业专业化分工加剧的产物,CRO在药物研发领域拥有丰厚的人才、经验储备,可以为制药企业提供包括药物试验、药物申报、安全性评价等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因此,与CRO合作可以帮助制药企业大幅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加快药物的研发与上市进程(见图1)。 二 产业发展及动态 (一)产业规模 根据全球知名市场调研公司PMR(Persistence Market Research)的统计,2013年,全球生物药物市场规模为1465.5亿美元。生物谷的相关统计则表明,2013年,全球重磅生物药物(年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生物药物)的销售额达1420亿元,TNF抗体、癌症抗体、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炎症抗体成为最为畅销的重磅生物药物。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副院长俞雄于2014年11月29日表示,2013年,全球销售额排名前十的药物中,有七种属于生物药物。另据生物谷的统计,全球疫苗市场规模于2013年达到了255.6亿美元,默沙东(MSD)、赛诺菲(Sanofi)、葛兰素史克(GSK)、辉瑞(Pfizer)、诺华(Novartis)五家跨国药企占据了全球疫苗市场份额的86%。 具体到我国,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4年4月2日发布的《2013年医药工业经济运行分析》,2013年,我国生物药品制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381.4亿元,同比增长17.5%;实现利润总额282.4亿元,利润率达11.86%,同比下降0.45%。另据《医药经济报》的报道,2014年上半年,我国生化药出口额达到12.33亿美元,同比增长5.19%,延续了2013年的良好势头;生化药出口数量为19.49万吨,同比增长7.23%,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其中,人用疫苗和重组人胰岛素及其盐的出口额增幅分别达到了48.95%和88.48%,显示出我国高端生化药的出口情况获得了极大改善。进口方面,上半年生化药进口额达到22.75亿美元,同比增长30.77%,贸易逆差达到10.42亿美元,并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二)区域布局 1.全球布局 2014年8月4日,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新闻(Genetic Engineering & Biotechnology News,GEN)发布了最新一期全球生物制药公司TOP25排名榜(见表1)。其中,美国公司12家,欧洲公司8家(爱尔兰公司4家,瑞士、比利时、丹麦、以色列公司各1家)、印度公司2家,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公司各1家。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生物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化学药物遭到了生物药物的严峻挑战。近年来,辉瑞、雅培、诺华、礼来、葛兰素史克、默沙东等药企业纷纷进入生物制药领域,大力进行生物药物的研发,成为全球生物药物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根据PMR的统计,当今全球市场份额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疫苗产品是辉瑞的13价肺炎疫苗Prevnar 13,而全球市场份额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则是艾伯维的Humira(adalimumab,阿达木单抗)。PMR的统计结果表明,生物制药企业与传统制药企业的界线正在消失,因此,在分析生物制药产业的全球布局时,应当将传统制药企业考虑在内。 2014年6月,《制药经理人》杂志推出了一年一度的全球制药企业50强排名。这份排名以全球制药企业上一年度处方药销售额为唯一标准,非常客观地展现了药企的实力。根据排名,在2014年全球制药企业50强中,美国企业17家,日本企业9家,德国企业5家,瑞士企业3家,英国、法国、丹麦、印度企业各2家,爱尔兰、比利时、西班牙、以色列、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企业各1家。 综合以上两份排名,可以看出,北美已成为全球生物制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欧洲紧随其后,亚洲次之。在北美地区,生物药品已被广泛应用到癌症、糖尿病、慢性疾病的治疗之中。例如,美国风湿病协会(ACR)于2012年推荐将生物制剂用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在欧洲,人口老龄化使生物药物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老龄化所导致的相关疾病,如年关性黄斑变性和青光眼等,都离不开生物药物的治疗。在亚洲,相对低廉的制造成本吸引了众多生物制药企业的投资,而亚洲各国政府也正在对生物制药产业予以大力培育与扶持,这也加速了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例如,中国、印度、新加坡等。 2.国内布局 近年来,我国对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予以大力扶持,通过政府引导与民间投资的联动,生物制药产业已经呈现集聚发展的态势。总体来讲,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东北地区。 从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分布情况来看,1997年至今,国家发改委与科技部在全国共确立了56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其中,长三角地区18家、环渤海地区12家、东北地区8家,三地区产业基地的数量占总量的70%;中南地区11家,西部地区7家,比重分别只有18%与12%。此外,国务院分别于2009年3月和2013年12月正式批准江苏泰州和吉林通化成立国家级医药城,哈尔滨和厦门于2014年10月凭借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方案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 从生物医药产业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的分布情况来看,截至2014年4月,全国共成立以生物医药产业为重点产业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03家,高新区75家。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分别拥有生物医药产业园区31家、28家和23家,占比超过50%。其中,长三角地区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家,高新区8家;环渤海地区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7家,高新区14家。其余生物医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则分散分布在西部的贵州、云南以及中部的湖北、江西、安徽、湖南等地。 从不同地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的分布情况来看,国内初步形成了以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为龙头,东北地区、珠三角地区、川渝地区齐头并进的格局。以2012年前3季度为例,沪浙、江苏、京津冀、山东四地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分别达到了1021亿元、1623亿元、1046亿元与717亿元,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吉林、珠三角、川渝等地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均在700亿元以上;湖北、江西、湖南等地的产值在400亿元左右,而其他中西部地区省份的生物医药产业相对落后,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三)企业动态 1.国外企业 (1)并购情况 2014年,国际生物制药产业掀起了新一轮的并购潮,迄今为止已经诞生了多笔价值数十亿乃至百亿美元的交易。其中部分并购情况见表2。 (2)合作情况 在大规模的并购交易之外,大型药企还在2014年与生物技术公司、科研机构、中小型生物制药公司开展了多项合作,希望通过这些合作扩张技术版图,加大对新药的研发力度。其中部分合作情况见表3。 (3)新研发中心的建设与启用情况 作为典型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创新能力代表了生物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立足于行业的根本。多家药企都在2014年宣布将建设或者启用新的研发中心,彰显了企业加强研发、创新的能力,抢占技术先机的决心(见表4)。 (4)产能变化情况 2014年,多家跨国药企释放出增加投资、扩大产能的讯息,显示出生物药物良好的销售前景。与此同时,受制于相关产品专利到期,诺华(Novartis)正在计划关闭其美国萨芬生产基地。其中部分企业的产能变化情况见表5。 2.国内企业 (1)并购情况 近年来,跨国药企多款核心产品面临专利到期的冲击,本土生物药企从而迎来了崭新的发展契机。2014年,国内生物制药市场异常活跃,有多笔并购、增资交易宣告完成(见表6)。 (2)中外合作情况 推动国际交流、加强对外合作是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转型升级、由小变大的必经之路。2014年,国内药企与国外药企在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都开展了积极、深入的合作,其中,部分情况见表7。 三 产业技术进展 (一)药物开发进展 2014年,国内外生物制药企业、科研机构纷纷在药物开发方面取得了进展,其中,部分情况见表8。 (二)药物的批准与上市 2014年,多款生物药物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及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从而启动了在相应地区的上市步伐,其中部分情况见表9。 四 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西方生物制药强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在发展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难以形成协同效应 2014年3月31日,全球著名生物技术杂志《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新闻》(GEN)评选出了亚洲排名前八的生物医药集群。根据GEN的统计,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已经位居亚洲第一,达到1600亿美元。同时,中国拥有多达7500家生物医药公司,在数量上大大超过了日本的538家、印度的500家以及韩国的857家,排名亚洲第一。与上述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生物药物市场目前仍以中低端生物仿制药为主,完全自主的尖端药物严重缺失。数据显示,在我国已批准上市的13类25支3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中,只有6类9支21个规格属于原创,其余的都是生物仿制药。这种局面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生物药企、规模偏小,产业集中程度低。 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的整体实力偏弱、规模偏小,虽然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庞大,但是如罗氏、诺华般的行业巨头并不存在,整个产业呈现小而分散的状态。国外对生物新药进行研发,往往由大型药企牵头,凝聚各相关方力量进行协同攻关,投入方向十分明确。在我国,由于产业内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头示范作用,各中小生物药企在研究经费的使用上既混乱又分散。虽然全行业整体投入巨大,但过多中小生物药企的存在导致落实到每一具体项目上的资金却十分有限。现实中,本土药企普遍面临研发资金不足的困境,研发投入比(研发投入/销售收入)与跨国药企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根据《E药经理人》的统计,诺华(Novartis)、罗氏(Roche)、默沙东(MSD)、辉瑞(Pfizer)、赛诺菲(Sanofi)成为2013年跨国药企研发投入五强。五家跨国药企研发资金分别为93.36亿、82.93亿、71.23亿、62.54亿、61.17亿美元,研发投入比分别达到20.28%、21.19%、18.99%、13.89%、16.23%。而在我国,研发投入排名第一的恒瑞医药也只在研发方面投入了5.63亿元,研发投入比仅为9.08%。入比,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勇于对国内外同类企业进行并购;鼓励本土企业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加强与跨国药企的沟通合作,对本土企业引进海外高端技术、核心产品知识产权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便利,尽快缩小本土企业在技术实力、整体规模等方面与海外企业的差距,加快打造领军企业的步伐。同时,建议政府加快生物药物临床试验审批流程、改革药品生产许可制度、进一步完善对生物仿制药的审批与监管政策、拓宽生物药企融资渠道、加强生物创新药投资在不同阶段的衔接、根据各地区不同的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量身设计生物制药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努力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大型药企的缺位使得行业内缺少整合资源的力量,各中小药企在研发方向的选择上各自为政、盲目跟风、缺乏沟通,导致重复投资的现象十分严重。研发投入位居亚洲第一的背后是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   (二)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脱节现象严重,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低   近年来,我国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内研究人员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已经成为常态。相关统计显示,2012年全年,我国研究人员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国际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65篇,其中Cell27篇、Nature21篇、Science17篇。然而,由于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脱节现象严重,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低,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技术水平还难以做到与科研能力同步发展。   目前,我国生物制药技术的基础研究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高校、科研院所在研究氛围、高端人才储备、技术积累、研究规模、资金筹措等方面通常拥有企业难以企及的优势。然而,科研机构没有市场意识和竞争需求,与企业缺乏沟通,这就导致当前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大多并不以市场为导向,大批研究成果脱离实际应用,停留在单纯的学术层面。同时,由于缺少市场动力,科研机构对转化研究不够重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很低。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生物科技成果转化率尚不足15%。很多成果甚至从未走出实验室,在获得奖励或者专利后便被束之高阁。科研的目的在于以理论指导实践,上述做法背离了科研的初衷,是对科研资源与研究成果的严重浪费。   (三)现行医保政策和国内生物药企落后的销售策略导致生物药,特别是本土生物创新药的普及十分困难   生物药物对肿瘤、糖尿病及其他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拥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在上述医疗领域中,患者对生物药物的依赖性很强。但是,目前能够进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生物药物却非常少。单克隆抗体药物并没有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之中,只有极少数单抗药物进入部分省份的医保目录。但这部分进入省级医保目录的单抗药物只针对住院治疗的患者,患者还需要承担很高的自付费用,这对我国生物药物的普及与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此外,国内生物药企落后的营销策略也使得本土生物创新药难以打开国内市场。   首先,研发与销售严重脱节。对技术的过度渲染导致本土生物药企在研发思路设计和实验方案的设定中完全以技术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这就导致公司过度重视研发,却忘记了研发的最终目的是让产品能够占领市场。很多本土生物创新药上市后,销售人员才意识到公司根本无法提供完善的配套临床应用方案。同时,在新药上市之前,药企与医生缺乏沟通,医生对新药的原理与功效缺乏了解。事实上,新药成功打开市场的关键在于如何指导、教育、说服医生,使其改变处方习惯,让新药有机会出现在患者眼前,但本土生物药企并未意识到这点。   其次,国内生物药企很少为销售新药建立专门的营销队伍,这也影响到了生物新药的推广。市场结果表明,采取代理模式销售新药,虽然前期效果不错,但后续的深入推广往往遭遇瓶颈。同时,药企在选择代理商时非常看重代理商所拥有的销售同类产品的经验,导致一个代理商同时销售几个同类产品的尴尬局面在实践中时常出现,“厚此薄彼”成为代理销售中的常态。   最后,本土生物药企通常忽略药物上市后的临床IV期试验。本土生物药企在新药获批后,便倾向于将全部资源投入新药的销售之中,对CFDA要求的上市后临床研究大多采取应付的态度。事实上,上市后的持续研究可以为医生、患者、CFDA提供更为翔实可靠的临床数据,有利于药物的持续改善,为下一步的市场开拓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新药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五 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一)完善支持政策,培育行业内领军企业   建议政府继续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为本土生物制药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如借鉴电子信息产业“核高基重大专项”的实施经验,打造振兴生物制药产业的专项行动,对一批拥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本土生物药企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其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投入比,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勇于对国内外同类企业进行并购;鼓励本土企业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加强与跨国药企的沟通合作,对本土企业引进海外高端技术、核心产品知识产权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便利,尽快缩小本土企业在技术实力、整体规模等方面与海外企业的差距,加快打造领军企业的步伐。同时,建议政府加快生物药物临床试验审批流程、改革药品生产许可制度、进一步完善对生物仿制药的审批与监管政策、拓宽生物药企融资渠道、加强生物创新药投资在不同阶段的衔接、根据各地区不同的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量身设计生物制药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努力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打通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通道,建立产学间“互联互通”机制,重视转化研究   生物制药的基础科研要以市场为导向,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因此,应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建立产学间“互联互通”机制。企业负责发掘市场热点,提出研发方向,设立专项研发基金,科研机构负责具体的研发工作。这样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科研机构在高端人才、知识储备等方面的优势,提高研发效率,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同时,要重视转化研究。在产学间“互联互通”机制之外,政府可以考虑设立科研成果转化研究里程碑基金,对转化研究给予节点性资金支持;在必要时建立科研机构重大研究成果市场转化考核机制,通过适当的行政手段,推动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通过政策引导以支持,大力鼓励学术创业,让科学家与科研团队携科研成果直接进入市场,这对科研与市场的深度融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完善医保政策,扭转企业营销观念,打开生物药物市场通路   要为生物药品营造良好的流通环境,扩大医疗保险、计划免疫、医保目录等的覆盖范围,将更多的生物药物纳入其中。可以为各级医疗机构设立生物药物使用专项补贴,从而降低生物药物价格,让更多的民众有能力负担生物药物的费用,从而扩大生物药物的市场占有率。   同时,本土生物药企应树立先进的营销理念。   首先,研发要与市场紧密结合。企业在研发阶段不应只考虑如何“做”产品,还应考虑如何“推”产品。建议企业在药物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后,即开展与专家、医生的沟通,通过学术会议、学术沙龙等专项学术活动,向专家、医生们展示企业的研发实力,药物的积极临床试验数据等,以便专家、医生能够增加对产品的了解,树立对产品的信心。   其次,要为新药组建专门的营销团队,团队成员应具备新药上市推广的经验。在新药的销售上,本土生物药企应当放弃以往或寻求代理商或仓促组建销售队伍的落后模式,转而投入资金组建专业的营销团队,将营销提升到与研发同等重要的高度上来。浙江贝达药业一类靶向抗癌新药凯美纳上市三年销售额逼近5亿元的成功案例彰显了专业营销团队对新药成功销售的助推作用。   最后,本土药企要重视药物上市后的临床IV期试验,以便为产品提供可持续性改善,让医生、患者感受到企业的诚意,增强医生、患者对产品的认可度与信心。 http://www.cssn.cn/dybg/gqdy_jj/201506/t20150625_2046467.s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