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停售基因设备 倒逼技术研发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发布者:张荐辕 日期:2015-08-11
“我对自己的评价是,贪生怕死,贪婪懒惰。”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用自我调侃的开场白,抛出了他的第一个观点——源头创新应该满足最根本的需求。
“谁不希望活到100岁呢?这就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啊!”汪建认为,控制生老病死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而这个需求正是拉动人们追求创新的强有力动机。目前国人对保持自身生命健康的需求非常迫切。我国出生缺陷率始终保持在5%左右,基因缺陷致残的人也与日增多。“如果大家的健康都没办法保证,还怎么谈创新?”
汪建认为,以前的创新主要是为了服务农业、工业等经济发展模式,未来人们将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命科学上的源头创新。“我从来不看市场,一搞市场分析,就惦记着别人的钱包,源头创新不能这样。你问问现在年轻人,要不要预防出生缺陷?他肯定需要。你问老人,要不要健康长寿?他肯定也说需要,这就是人类的最高需求。”做源头创新,应该关注的是:技术路线是不是走得通,有哪些困难,需要什么体制机制保障。
生命科学领域创新的前提在于认知,只有我们了解自己生老病死的“密码”,才有可能去控制它。他表示:“从一个受精卵到一个胚胎,再到一个成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数据。如果能系统地掌握这些数据,那么我们才有可能控制我们的生老病死。”基因测序就是一种积累“生命大数据”的过程,对未来人类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然而,华大基因的创新之路并不容易。2012年,在华大基因备受社会关注,并获得良好的国内外声誉时,“灾难”不期而至。“我们最风光的时候,也是我们遭遇灾难的时候。”汪建说,美国从2012年开始便不再向华大基因售卖新的基因测序设备,第二年连维护设备的服务也停止供应了。后来,华大基因花了28亿元自主生产基因测序的设备,并且建立起了一条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创新链条。“我深刻地意识到,在探索生命认知的过程中,工具创新是如何重要。”汪建感慨道。
相关新闻
- 2018/03/27
- 2018/03/27
- 2018/03/16
- 2018/03/16
- 2018/03/09
- 2018/03/05
- 2018/03/01
- 2017/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