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生物岛抢占产业创新“风口”
来源:南方网   发布者:高常长   日期:2016-07-25  

2011年7月生物岛正式开岛,如今这座江心小岛华丽转身,已然成为全省、全市创新版图上的一颗耀眼新星。 南方日报记者 梁文祥摄

广州国际生物岛是广州“一江两岸三带”中部创新带的重要支点。2000年,这个占地仅1.83平方公里的江心小岛正式获国家批准立项,冠名广州国际生物岛。2011年7月,生物岛正式开岛。

诞生之初,生物岛便瞄准国际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高地精准发力。目前,生物岛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93.5亿元,科技创新载体逐渐完善,五大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成为全国瞩目的科技、知识、资本和人才高度密集的发展平台。

今年,广州生物医药集群捷报频传,多个产值亿元以上的生物医药产品年内有望取得重大突破。随着生物医药企业成长壮大,广州国际生物岛也热闹起来。

全国最大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金域检验正式成为“岛民”;专注肿瘤个体化治疗的益善生物在生物岛的研发总部正热火朝天地建设中;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正瞄准生物岛构建干细胞全产业链。……截至目前,生物岛累计引进项目140个,其中正式签约落户企业132家,注册资本合计约13亿元,投资总额合 计约37亿元。

江心岛还是那个小岛,而生物岛已迅速成长为全市科技创新走廊“北斗七星阵”上一颗耀眼新星。

聚集140个项目

江心小岛变身“创新岛”

干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对一些如糖尿病等难治疾病有明显疗效,干细胞研究成为全球新兴的生物医药领域。日 前,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赛莱拉”)进入新三板创新层,更凭借符合多个创新层标准,成为创新层百里挑一的“明珠”企业。

“我 们坚持两条腿走路,科技和金融驱动。一方面与全球顶尖专家、一流实验室合作研发,另一方面积极寻求资本运作。”创始人兼董事长陈海佳说,2013年进驻生 物岛后,公司进一步扩大规模,先后建立了人类干细胞库、生命健康管理中心等,以生物岛良好的生物医药生态圈和创新资源为中心,与从化产业基地形成协同运 作。

目前,赛莱拉在生物岛建立了干细胞研究、储存与应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上游,建立人类干细胞库。中游,依托国际领先科研平台开展干细胞研究。下游,进行干细胞各类应用,主要有细胞储存、基因检测、健康管理、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领域。

生物岛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生物岛建设必须遵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孵化——规模生产——营销服务等产业链条发展规律,尽可能构 建全产业链条。但岛内发展空间有限,不可能产业发展链条全覆盖,因此要采取重点突破招商模式,在引进生物产业总部型企业、研发企业、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等 方面下功夫,不搞生物产业制造与生产。

去年底,这个生物产业发展的创新高地吸引了全国第三方医检龙头——金域检验的到来。在总部大楼,可以看到由美国投放的数字化扫描仪快速运转,设备的一端连接了中国病人的病理信息,另一端则直达大洋彼岸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UPMC)。

“通过数字化扫描,把图像变成数据影像,中国病人不用出国,利用数字化传输到美国专家的实验室,由全球顶尖专家出具病理报告。”金域检验科技合作管理部总监燕启江如是描绘。

“这不仅是国内首个国际远程病理会诊平台,也是UPMC在亚洲范围内的首个合作项目。”燕启江说,金域检验又与全美排名前四的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CF) 共建了国际远程病理会诊平台。在两个国际会诊平台的基础之上,金域检验建立起区域、全国、全球三级会诊网络。借助新技术,包括疑难病例远程会诊、术中冰冻 诊断、免疫组化阅片、视频培训与读片交流等创新科技从国外来到了国内。

截至目前,生物岛累计引进项目140个,其中正式签约落户企业132家,注册资本合计约13亿元,投资总额合计约37亿元。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生物产业 ”助推跨界融合

据了解,广州生物岛在积极推进产业单元建设的同时,重点打造孵化服务、股权、债权等投融资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吸引高层次人才和行业龙头企业、旗舰企业、核心企业等优质企业入驻,加速生物产业在生物岛集聚。

其实,广州开发区可谓孵化器建设方面的“专家”,这里是全省乃至全国孵化器建设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内生孵化、外延孵化、协同孵化3 种专业孵化模式,区内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达到52家,孵化面积369万平方米,拥有6家国家级孵化器、3家省级孵化器。今年,以“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 器集群创新实践”项目摘得201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16年,生物岛荣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称号。

据悉,广州国际生物岛“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金域医学检验中心落户生物岛的示范作用,大力引进第三方医学检验检测、国家新药检测、精密检验、基 因测试、新药审批等机构。依托生物岛现有行业或领域的标杆性企业,既为岛内同类企业提供第三方平台服务,也有利于吸引国内外同类高端企业入驻,从而提升生 物岛产业竞争力。

燕启江透露,除了提供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外包服务,金域还具备医学实验室管理咨询与设计、设备租赁与投放、集约化采购、托管共建等一体化输出能力。

去年至今,金域检验一直以“检验 ”的发展理念跨界融合形成更广泛的检验检测平台。同时,公司还打造了相关产业投资基金与企业孵化器以向上游产业扩展。而与之配套的产业基金首期的资金池已确定为3亿-5亿元左右。

据上述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生物岛要从发展生物产业向“生物产业 ”转变。必须推进“生物产业 ”发展战略,让互联网、金融、新的商业模式等与生物产业实现有机融合。

“金融方面科学城基础较好,生物岛要加快建立配套服务的金融股权投资基金平台,与科学城进行对接。”上述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里要在生物岛内选择2-3个机构先行先试,凡是注册在生物岛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都可以申请成为股权激励的试点单位。

此外,广州开发区积极借鉴北京中关村经验,争取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出台特殊政策扶持。如争取开展创新药物临床试验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简化和改进药品临床 试验审批程序;积极争取海关总署的支持,建立生物样本快速通关机制,落实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试点,建设生物材料 进出口监管服务平台,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进口报关、免税申报、检验检疫等“一站式”服务等。

对接“一江两岸三带”

力争成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增长极

翻看广州创新地图,广州科技创新走廊跃然眼前:广州高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国际生物岛等平台以“北斗七星阵”之势拉开科技产业融合空间。“北斗七星阵”,广州开发区独占“四星”,生物岛位列其一,地位举足轻重、不可替代。

近年来,广州市大力推进“一江两岸三带”建设,打造以珠江为纽带,串联沿岸重点发展地区整体进行优化提升,构筑独具特色、国际一流的经济带、创新带和景观 带。生物岛地处珠江中段后航道段,是集珠江广州航段经济带、创新带、景观带特色最鲜明,三个要素叠加示范效应最明显的区域。

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表示,生物岛在经济带建设上,发展生物产业总部、研发、孵化、服务、营销等高端产业业态,引领广州生物产业实现新的跨越;在创新带建设上, 将努力开拓中以、中欧等国际合作新模式,借助国际合作平台,整合全球资源,引领生物产业创新发展;在景观带建设上,将致力打造绿色低碳之岛,生命健康之 岛,借助“一江两岸三带”,使生物岛发展紧紧嵌入到广州市重大发展战略格局中。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将生物岛与临港经济区、西区、保税区等沿江功能片区一体化发展,打造城市功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和现代化气质的滨江新城。

据上述有关负责人介绍,生物岛将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深度聚焦生物产业重点,精准发力,着力打造平台经济,形成“岛内孵化、岛外生产、前店后厂;岛内研发、岛外协同产业化与贸易发展”模式。

目前,岛内已形成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干细胞、基因测序与检测、健康管理等五大产业集聚格局。初步建立了商业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等八大服务体系,搭建与赛莱拉公司、金域集团、赛哲公司、盛泽康华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的四大技术平台。

在生物岛“十三五”发展规划蓝图中,生物岛力争到2020年实现园区总产值80亿元,引进重大生物产业项目数量300项,成为开发区、黄埔区生物产业发展重要的增长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