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或永久损害基因
吸烟对人体的损害到底有多大?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吸烟会损害遗传基因,虽然大多数基因在戒烟后能恢复如常,但有些损害却可能终生存在。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援引研究人员之一、哈佛大学医学院罗比·乔哈尼斯的话报道:“我们的研究发现了有力证据,显示吸烟对人体分子机制具有长期影响,持续时间超过30年。”研究小组分析了1971年以来多项研究中1.6万名研究参与者的血液样本以及他们填写的有关吸烟、饮食、生活习惯和健康历史的调查问卷,发现吸烟者的7000多个脱氧核糖核酸(DNA)出现甲基化,也就是说,人类已知基因的三分之一甲基化,其中很多基因关联心脏病和癌症。基因甲基化会抑制基因表达,改变其功能。研究人员还发现,戒烟5年后,多数甲基化基因恢复,与从不吸烟者相同;但有19个甲基化基因,包括关联淋巴瘤的TIAM2基因,在戒烟30年后仍未恢复。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协会出版的《循环:心血管遗传学》期刊上。
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马斯克认为
下世纪可实现
大规模移民火星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日前在墨西哥举行的国际宇航大会上说,他认为到下个世纪人类就能大规模移民火星,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经开始研究可供大量移民所用的飞船等技术。
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在墨西哥瓜达拉哈拉举行,马斯克应邀参会并发表演讲,描绘了他心中的人类移民火星前景。他说,随着星际飞行成本的降低,将来1张前往火星的船票价格不会超过地球上1幢房子的价格,最终可能会有100万“火星人”,他们会建立城市,到时火星上也可能会有比萨饼店。
马斯克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经开始研究移民火星的相关技术。9月25日,该公司刚刚成功测试了最新的“猛禽”火箭引擎,这种引擎具有超强推动力,被认为可用于火星任务等星际旅行。在马斯克的设想中,将来前往火星的飞船载人量会比现在的飞船大得多,每次能运输一两百人到火星。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曾表示,最早将于2018年发射一艘无人飞船前往火星;然后计划2024年发射载人航天器,可能于2025年将人送达火星。这个时间表被外界认为非常激进,与之相比,美国航天局的计划是到2030年后把人送上火星。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有成功也有失败。该公司多次完成了为国际空间站送货的任务,还多次完成了火箭发射后对第一级的回收。不过该公司也出过多次事故,最近一次是9月1日“猎鹰9”火箭在发射台上爆炸。
牛津大学打破美国垄断
问鼎新世界大学排行榜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日前公布了2016—2017年世界大学排行榜,英国牛津大学取代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名列榜首,结束了美国大学连续12年垄断榜首的历史。中国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进入前五十名。
排名显示,前八名的大学均来自英美两国,前三位依次是牛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
在这份榜单上的世界980所大学中包括亚洲的290所大学,亚洲排名第一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在世界上排名第24位。
中国内地共有52所大学进入排行榜,和去年相比,北京大学排名从第42位跃升到第29位,清华大学从第47位上升至第35位。中国科技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名列第153位和第155位。进入前400名的内地高校还有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
此外,中国港台地区共有6所大学进入世界200强,其中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进入前50名,分别排名第43位和第49位。另外,香港中文大学排名第76位,香港城市大学排名第119位,香港理工大学排名第192位,台湾大学排名第195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用教学、研究、知识转化和国际视野等4个方面的13项指标衡量大学综合实力,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学排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