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 Editing Market 2014–2016.(tools, reagents, services, and supplies)
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疾病治疗方案的开发吸引了众多公司的目光,相关项目也获得了大量的投资。包括拜耳、Biogen、Juno Therapeutics、诺华、辉瑞、Regeneron制药在内的公司都有参与。一些公司是通过投资的方式,另一些是与小型公司进行合作。以下是部分案例:
拜耳 & CRISPR Therapeutics
5月17日,据拜耳官网消息,公司与ERS Genomics签订了专利许可协议。ERS Genomics拥有从CRISPR先驱Emmanuelle Charpentier获得的CRISPR-Cas9基础的专利权。值得注意的是,这其实是拜耳与Charpentier达成的第二项交易。去年12月,拜耳与CRISPR Therapeutics(Charpentier与人联合创办的公司)宣布成立一家专注于开发和商业化血液疾病、失明和先天性心脏病新疗法的合资企业。
上个月,继Editas和Intellia之后,CRISPR Therapeutics宣布进行IPO,登陆纳斯达克市场。公司以每股14美元的价格发行400万股票,募集总金额达5600万美元。据悉,此次IPO中,拜耳购买了250万股票。除拜耳外,CRISPR Therapeutics还获得了新基、GSK以及Vertex等巨头的支持。
诺华、Regeneron & Intellia Therapeutics
Intellia Therapeutics成立于2014年,知识产权来自CRISPR先驱Jennifer Doudna,曾获得 Atlas Venture 和诺华的首轮融资。今年5月,Intellia IPO募得资金1.08亿美元。近两年,Intellia相继与诺华、Regeneron达成了合作。
Juno Therapeutics & Editas Medicine
张锋与人联合创办的Editas Medicine是首个登陆纳斯达克市场的基因编辑股,IPO募资9440万美元。Editas背后的支持者包括Juno、比尔o盖茨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与其它基因编辑工具相比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基于CRISPR-Cas9技术开发疾病治疗方案还落后于ZFNs 和TALENs。目前,还不清楚CRISPR技术能否适合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解决脱靶效应是提高CRISPR技术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挑战。在未来的几年,保持CRISPR技术的“优点”,克服它的“缺点”将成为研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