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生物链会员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物链
盘点2016中国生物制药融资
来源:新浪   发布者:尹海华   日期:2016-12-01  

先是因4个月内连续启动3项III期研究而备受业内瞩目,继而是2.6亿美元的D轮融资再次刷新国内生物制药融资纪录。一直以来,给外界以“不差钱”印象的信达生物在融资之路上走得都颇为顺利,而首次引入体量巨大的险资也透露出,信达生物正在为未来产品上市而积极铺路。

11月29日,信达生物制药宣布成功完成2.6亿美元(约合17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此次融资,由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国投创新”)领投,国寿大健康基金、理成资产、中国平安、泰康保险集团等新晋投资人及君联资本、淡马锡、高瓴资本等原有投资人共同出资完成。

而此时距离信达生物C轮融资刚刚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信达生物董事长俞德超向E药经理人记者表示,此次融资历时仅六个月左右,将用于支持信达新药研发、扩大产能和产业化基地的高标准运营方面工作。

1、险资首次进驻

尽管只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年轻公司,但一直以来,信达生物给外界的印象,除了在生物制药方面的研发创新之外,更多的是因为快速的融资速度以及知名投资机构的进入,被贴上了“不差钱”的标签。

2011年10月,成立仅两个月的信达生物获得富达的500万美元A轮融资;8个月后,B轮融资完成,礼来亚洲和富达向其注资3000万美元;2015年1月,信达又完成了1.15亿美元的C轮融资,投资人为联想君联资本、新加坡淡马锡、高瓴资本等。

而相较于此前几轮融资,此次D轮融资除了金额巨大之外,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信达生物首次引入险资。在新晋投资人中,国寿大健康基金是中国人寿打造的500亿元大健康基金;中国平安和泰康人寿也均是体量巨大的保险资金。相较于普通的投资机构,险资的风险意识更为敏感,对于风险把控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在俞德超看来,此次险资的进入也是对于信达未来发展看好的一个力证,“证明能看到风险可控,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

而之所以引进险资,信达生物也有着自己的考虑。俞德超表示,此前信达的融资对象大都是礼来、富达、淡马锡等国际资金,中国本土投资的参与度相对较少,但实际上本土资金对于国内情况更为了解,因此公司发展到一个阶段,一定需要国内资金的参与。

而另一方面,随着信达产品上市时间的不断临近,对于上市后产品保险层面的布局无疑具备更强烈的现实意义。目前,信达生物已有4个产品获得批准进入临床研究,其中三个已经正式进入临床III期研究,俞德超表示,预计主要产品将在2020年左右上市,而保险资金正在逐渐介入国家的社保、医保,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也将医疗保险委托给这些公司管理,因此此轮融资中险资的进入对于未来产品上市后的保险介入也有重要作用,“这是战略投资,不光是财务投资。”

2、60%资金将用于研发

俞德超向E药经理人记者表示,此轮融资中,60%左右的资金将被用于信达新药的研发以及现有产品的继续开发。

对于信达来说,新药研发以及产业化基地建设一直是最重要的两项工作,而新药研发的投入更是重中之重。俞德超透露,此前几轮融资中,用于新药研发的比例最高可到80%左右。高额的投入对应的则是高质量的产出,信达生物目前已建成一条包括12各抗体新药的产品链,治疗领域覆盖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眼底病、心血管病等四大疾病领域。

除此之外,信达生物还将进一步扩大产能以及提高产业化基地的高标准运营。目前,信达生物已建成有建筑面积达9.3万平方米的高端生物药产业化基地,其中包括2条已建成的1000升产业化生产线,并拟继续建设4条2000升和4条15000升的产业化生产线。俞德超透露,生产线的建设成本不菲,根据种类的不同,一条在2000万美元至3000万美元不等。

俞德超表示,信达产业化生产基地不会盲目进行扩张,而是根据产品的生产需要来制定生产线的扩大计划。未来产业化基地也将以满足自身生产需要,CMO业务并不会成为日后的发展方向。而从我国整体生物制药发展情况来看,相较于欧美、韩国,我国生物制药的产能还落后很多,因此短期内也并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在资本市场方面,俞德超表示IPO肯定会是未来考虑的方向,目前计划也正在制定之中,但市场估值、上市地点等具体细节还尚未明确。

3、再引生物投资热潮

相较于2015年国内医药生物投资市场的火热,2016年,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热情已略显降温。根据投中集团公布的数据,2016年1月至8月,生物医药投融资案例总数同比下降了33.68%,披露融资金额下降了41.84%。

也正因此,此次信达D轮高达2.6亿美元的融资,凸显出的是,只要是稀缺的优质标的,便不会担心资本寒冬的到来。在结合上刚刚过去的10月,“十年磨一药”的贝达药业在A股成功上市,首日IPO便连续13个涨停,更是将国内外更多投资机构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热情重新点燃。

据E药经理人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之时,2016年度生物制药领域共完成投融资38笔,已明确的总金额超过80亿元。其中,信达生物D轮融资2.6亿美元创下了2016年以来的单笔投资金额记录。此外天演药业B轮融资两亿元以及华领医药C轮融资5000万美元也引人关注。

而从投资轮数来看,2016年至今国内生物制药领域A轮投资(包括Pre-A及A+)最多,为19家;B轮融资共有11家,C轮最少,仅有两家,信达生物是唯一一家进入到D轮融资的公司。

2016年中国生物制药投融资情况一览

生物领域投资融资、项目评估,专家咨询,调研报告等业务请联系专业机构“生物链”

“生物链”联系方式

网址:www.biolink.org.cn

电话:010-64807385-8012

邮箱:chinabio@im.ac.cn


相关新闻